|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荀慧生的艺术人生(二)

荀慧生的艺术人生(二)

关键词:荀慧生 阜城名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衡水晚报 赵云旺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bf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91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年后,荀慧生已学会了两三出戏剧。1908年3月,他在天津西边的小道子魁星楼首次登台演出,演出剧目是《忠孝牌》(又叫《三娘教子》)。慧生扮演薛子奇的三夫人王春娥,演“教子”那一段故事。由于是首次登台,荀慧生有些紧张,一上场就把台词忘了,急得在台上哭起来,下面的戏自然也是荒腔走板,错误百出,台下观众喝起了倒彩。师父当场用枣木梆子向他的脖子打去。这次演出给了慧生深刻的教训,从此,他练功更加刻苦,并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荀词”。
  第二年,庞艳云给荀慧生起了个艺名叫“白牡丹”,在天津下天仙戏园正式挂牌演出《忠孝牌》。那天场面非常热闹,荀慧生在鼓乐齐鸣中粉墨登场,这一次他接受了上次忘词的教训,台词烂熟于胸,演出发挥得很好。观众不断喝彩,散场后,有观众说他是“神童”,还有观众说他唱出了老十三旦的味道。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从此,“白牡丹”的名字在天津不胫而走,来看他演戏的人越来越多。
  荀慧生跟着师傅度过了两年的边学戏边演出的生涯,宣统末年,师傅受京城瑞盛和、正乐社等科班的邀请,进京担任教师,荀慧生随师来到京城。一进京,师父便领他到前门外打磨厂深沟鸾庄胡同,拜谒太师父侯俊山。侯俊山听荀慧生唱了一段《三娘教子》后说,“这孩子有些灵气,有空我跟他说两出戏吧。”侯俊山是专门给慈禧唱戏的清廷供奉(供奉指吃朝廷俸禄),他不但是梆子花旦中的翘楚,而且串演武生和小生也极其精彩,他演的《大劈棺》、《伐子都》、《八大锤》名闻遐迩。与谭鑫培合演的《断臂说书》,更是配合默契,丝丝入扣,被人称为“京梆两下锅”的典范。剧中侯俊山扮演陆文龙,每打败一个锤将,都要耍一遍翎子,以表现陆文龙少年气盛、得意洋洋的神气。每耍一遍翎子,都要博得满堂喝彩声。在侯俊山身边,荀慧生学会了《小放牛》、《辛安驿》、《花田错》、《英杰烈》等戏剧。有了这位技艺高超的师爷的传授,荀慧生明白了许多演戏的道理,悟出了不少演戏的诀窍并慢慢萌发了“别人能成为名角、我为什么就不能”的想法。
  1911年7月15日,荀慧生以“白牡丹”的艺名和庞三秃(庞艳云之子)在前门外的福寿堂饭庄首次在京演出,剧目是师爷侯俊山的拿手戏《小放牛》。这是一出表现村姑和牧童放牧时载歌载舞的小戏,演好了,两个演员满台飞舞,气氛热烈,很是好看。由于荀慧生有扎实的跷功基础,演出效果极佳,观众不断喝彩,纷纷评论“神童不假,名不虚传”。“白牡丹”在京城一炮打响后,侯俊山对他更加器重,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由于师爷的推荐,荀慧生得到了许多与名演员如老元红、水上飘、十二红等同台演出的机会。此后,荀慧生几乎一天也没休息过,各班争相邀请,在五年中他先后在义顺和、长春班、天庆班等十几个戏班搭班唱戏。有时演出一个月,戏码不翻头,几乎天天有新戏上演。
  1915年,京城喜欢观看“白牡丹”演出的观众成立了“白社”,里面有刘韬伯、沈汉英等社会名流和文人墨客,他们在报刊上撰写诗词歌赋,赞扬“白牡丹”的演技。有一位山东籍的“白社”朋友,在报上评介“京伶十二钗”,把荀慧生的名字列在首位。还有人把荀慧生与皮黄界名重一时的“兰惠齐芳”(即梅兰芳与王惠芳)相比,并撰诗:“色艺丛中独擅场,佳名不愧傲花王。任教兰惠饶风趣,到此低头亦败降”。《中华报》评选“菊坛童伶”,荀慧生以10731票当选为博士。“白牡丹”的名字在京城越叫越响。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632881390,13363330500 传真: 邮箱:qdwfcrx#126.com
地址:河北省阜城县阜城热线运营中心 邮编:053700
Copyright © 2004-2024 衡水优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