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衡水人记忆里的职业:打坯 在那挥汗如雨的日子

衡水人记忆里的职业:打坯 在那挥汗如雨的日子

关键词:阜城记忆,打坯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打坯,是过去乡村壮汉们的拿手绝活,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我市农村,房屋、院墙、土炕等都要用到土坯。每当到了春秋两季的农闲时节,乡亲们会选高势地块来打坯,确定了打坯的地块和时间后,大家就你帮我我帮你,换工打坯。这时候,乡村的田野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打坯声……不久前,我们来到冀州市景家庄村,听当年“打坯的一把好手”阴宗昌师傅给我们讲打坯的故事。


  阴宗昌今年58岁,20来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打坯。在他的讲述中,那段有“声”有“色”,挥汗如雨的日子,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

 

  A 打坯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阴宗昌家那一带的土坯规格一般是一个长39厘米,宽19厘米,厚9厘米的长方形,打好的坯以“摞”记,一摞由600块坯码放而成。打坯的土质很讲究,以略带沙性的红褐土为佳,这样的土质打出来的坯,不只是光滑瓷实,而且还能抵挡住风雨剥蚀。沙性大的土质打成的坯容易破碎,粘性大的土质打成的坯不但容易破碎还容易粘连坯模,使用起来既影响盖房的质量还降低打坯的效率。选择好地块,挡好土埝,把地用水洇了,再晾上两天,不干不燥,略有潮湿,就可以打坯了。打坯的工具有三样,坯模子、垫板、坯杵子。坯模子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盒子,一头固定,一头开合,一般用上好的枣木制成,只因枣木光滑不易粘土,盒子长80厘米、宽30厘米;垫板是比坯模子稍大的厚约七八厘米的木板,太厚了笨拙,太薄了禁不住锤打;打坯用的坯杵子是用青石做的,是一个20厘米左右的正方体,重10公斤左右,底面稍小,上面稍大,青石上面中间有一个圆槽嵌一根竖木,上面再装上横柄,便于两手握住。此外,还要有两把锃光瓦亮的铁锨,锨把不要太长,用起来顺手就行。

  打坯一般两个人一组,一个“提杵的”一个“供模的”,坯打得好不好两人的配合很重要。打坯时,供土人要用铁锨向坯模快速填土,填土时,不只是光凭力气和快捷,还要讲究经验和技巧。其技巧是“打坯供模三锨土”,第一锨土要供足,第二锨土压实,第三锨土补充,这样供土打造的坯,不仅是饱满结实,而且还不容易把土洒落在坯模之外。坯模供满土后,提杵人要轻轻跃上坯模,用双脚把模里的土前后踏实,然后,采用骑马蹲裆式跨立于坯模两侧,弯腰弓背地手提石杵上下捶打,俗话说的“打坯三遍见功夫”就是这关键的一道程序。第一遍,要用石杵轻轻地把模子里的土固定打平,第二遍要用力提高石杵把土夯实,第三遍,提平石杵垂直地把模子里的坯再进行一次捶打,有打坯技巧的提杵人会凭着经验避免石杵撞击到模具帮上,并且还能把坯夯打得薄厚一致,结实光滑。待供土人开卡,敲帮,拔闸板分开坯模后,提杵人要快速地搬走打好的坯码放成摞,供土人还要抓紧时间移动坯模和清理炕台上的浮土,以备下次使用。

  B 打坯承载着许多往事

  阴宗昌回忆,那时在农村,谁家要是打坯,村里的许多乡亲都会很主动地跑来帮忙,“那时候也不给钱,要么一天管三顿饭,要么给几斤小米白面。”但是有一点是约定俗成的,在粮食极缺乏的年代,就算是身体最棒的劳力干这活儿,打土坯时也必须加餐。
  说起加餐这里还有一段故事。打坯绝对是力气活儿,无论是提杵子还是供模子,哪一样都不轻松。不过相比较起来,提杵子的人更累一些。毕竟提着二十来斤重的石杵子,一打就是一天,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一般的情况下,提杵子的都是些壮小伙子。故事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提杵的小伙子。
  这天下午,本来已经到了主家送加餐的时候,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主家的人迟迟不到。和小伙子一起打坯的几个人饿得受不了,就商量着先回自家吃点儿东西然后再回来干活儿,留下小伙子看着工具和打好的坯。谁知那几个人刚走不一会儿,主家送加餐的人就到了,原来是两拨人走岔了。主家见只剩了小伙子一人,其他人都回自家吃东西了,很是抱歉,就留下了本来五六个人吃的饭食,急忙去追赶那拨人。这个壮小伙儿实在是饿坏了,不一会儿就把主家送来的饭食全吃光了。等其他的人回来,看着空空如也的食篮子,再看看正在打饱嗝的小伙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C 坯架里有家的味道

  打坯往往就是娶媳妇盖房的前奏曲。那时侯,谁家要办喜事,乡亲们总是放下眼前的活计来帮忙打坯。这时候,乡村的田野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打坯声,伴随着农家人喜在心头的“乡音”,一幢幢散发泥土芳香的农家院拔地而起,一家家张灯结彩喜事盈门。
  阴宗昌师傅说,傍晚打完最后一个坯放好时,浑身酥软,但是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会产生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垒好的土坯垛好像一个精心修造的战斗工事:一间房子的大小,呈半圆型敞着。站在里面,隐秘、挡风、暖和。有时候拾柴火的老汉在里面抽烟打盹,孩子们在里面捉迷藏、过家家、烧山药、烧棒子。因为坯架的特殊环境,进入坯架就像进入了一个小房子里,有一种家的味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打坯了,人们早已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农家院。昔日那挥汗如雨打坯的情景,那铿锵有力的打坯声,那饱受劳累的沧桑岁月,那和土坯老屋结下的情缘故事,那既劳累又快乐的情景场面,都伴随着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建设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632881390,13363330500 传真: 邮箱:qdwfcrx#126.com
地址:河北省阜城县阜城热线运营中心 邮编:053700
Copyright © 2004-2024 衡水优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