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易海拾贝 ●郝志强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15:17
  • 来自:河北
  1. 2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永恒的大道始终无为,但是却取得了无所不为的成果。大道运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具有永恒的客观规律性。正是这至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才孕育化生出天地万物,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法自然,人法大道。大道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大道才能更好地用以养生、治国。

  就养生而言,“侯王”就是自我。自我因循大道,“无为”以养朴,朴“无不为”以养生。自我若能甘守“无为”之道性,无名之朴也就漫漫生长。随着朴的成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将自然健康繁殖,自行调节转化,身体也将自胖自瘦,自形自色。这是阴阳平衡,身与朴统一、和谐的缘故。在身体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外来邪魔的侵袭,我将静以守朴,用朴来镇慑邪魔。邪魔得以镇慑,无名之朴也就无欲于伤害。能够静之以道,镇之以朴,不再产生违背大道的妄念,那么,心情就会安定,身体自然百邪不侵,从而健康长寿。

  就治国而言,统治者若能因循大道,实行“无为之治”,即“无为”以修法,则法“无不为”以治国。随着国家法律的逐步完善,人民民主自由、国家繁荣富强自然能得以实现。在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里,倘若有不法之徒危害社会,即可用神圣的法律来镇慑他们。社会上没有了不法之徒,神圣的法律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就是说,法不害人而人自害。如果人人能够消除不道观念于“不言之教”之中,天下也就安定太平了。

  本章是对道经的总结,中心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即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命题。

  大道无为,始终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使得整个宇宙和谐有序;统治者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可使社会和平安定;自我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人生法则,可使自我健康长寿。这里,宇宙、社会、人生是“实”、“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无”,实与虚、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欲治实、有,必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即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则“无为而无不为。”

  大道之性体现了无私、无欲、无争、守柔、贵弱、谦恭、纯真、诚信、公平、正义、仁慈等特性,道性既是朴性,体现于人即为“上德”。人人真朴,社会自然淳朴安定。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17:04
  • 来自:河北
  1. 21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士:古代指知识分子。士分三类:上士、中士、下士。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道的理解不同,道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能为所有的人所认识,特别是人们还没有对道的观念形成共识的时候。

  “上士”是道性深厚的人,他们深知悟道的重要性,并对道的存在深信不疑且勤奋用功,这是有志者的作为。“中士”是道性若明若暗的人。他们对道的存在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对识道缺乏信心,是不能战胜自我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强烈,固执己见,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他们如同智叟,对传道、修道之人加以嘲笑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也难怪他们嘲笑,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道太隐蔽,太深奥,为主观主义者所永远无法理解。如果大道显而易见,社会上也就不会有人视传道者为宣扬神秘主义的了。二是“下士”从修道者所采取的修道方式及其观念、行为的变化上所得出的结论,有道者的观念、行为是不能为“下士”所理解的。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建言:古人建立的格言。之:代表所列的格言。这些格言描述了修道者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本质。

  明道若昧:修道者明白了大道,获得了大智大慧,本该变得聪明,但从表面看来,不但没有聪明反而显得愚昧了。其实这正是明道的结果和超越自我的象征。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不再主观臆断、感情用事,不再为名利所羁绊。这在下士看来,不贪图享受,不及时行乐,不为自己着想,不正是愚昧吗?

  进道若退:在彻悟大道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他的品质好象后退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进道”就是“损”,就是消除私欲,扬弃自我,提升人格。这正是为道的目的之所在。视人格的精进为退化,也正是人类自身异化的悲哀。

  夷道若颣:夷道,即平坦的大道,引申为顺大道行走,按客观规律办事。若颣:好象有缺点、毛病。以大道为中心的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世界观不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贪名图利、损人利己。有道之人舍己为人,有名利可图而不贪。这在“下士”看来,不是有毛病是什么?

  上德若谷:越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越虚怀若谷。有德之人对自己乐于助人的行为,不认为有功德,而是以平常之心,一切顺其自然罢了。这是有道者的谦逊品德。

  广德若不足:越是把握了真理的人越是真切地感到自我的渺小和智慧的不足。道无止境,德无止境,广德之人,以宇宙为心,永远不会满足。这是有道者的不断进取之心。

  建德若偷:建立功德就象偷一样。这里的“偷”字不是贬义词,而正是难能可贵的高尚品德。建德者修道藏形,行道匿迹,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这是有道者的不争之德。

  质真若渝:渝,是改变的意思。有道者的品质越来越纯真,体现出人类最善良的本性。这在“下士”看来,修道者发生了变态,不再是合乎时代要求的人了。这是有道者消除异化,返朴归真的体现。

  大白若辱:越是纯洁的人,其行为好象越不光彩。有道之人,品德纯正,没有半点虚伪,处处、时时顺自然规律行事,这在“下士”眼里却是不光彩的行为。社会上那些甘做好人好事的人,不是被有些人嘲笑为“出风头”或者“傻子”吗?所谓的“傻子”,正是具有纯真之德的人。

  大方无隅:大方之家没有阴暗角落。大方:真正的哲学家。无隅:认识是客观、全面的,没有主观片面性。

  大器晚成:大器之才并非短期能够造就,需要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道德修养工夫。“晚成”,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以及悟道的艰难费时,否定了“生而知之”的天命论思想。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自我听不见的。大音是大道之音,是自然规律的启示。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虽无声而胜有声,必须无条件地听从。

  大象无形:最大的景象是自我看不见的。大象是天象,属于心灵的世界,只有用至真至诚的心灵才能观到。大象虽然无形,但是,要想更好地认识有形世界,必须于无形世界中寻求真知。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隐无名:本质规律潜藏于无名世界。世界的本质规律只有借助真我去把握,自我是无法直接认识的。无名,是说无形世界的名象无法以有形世界的名称、概念来规定。

  大道虽然隐而无名,但是也只有大道才能贷给我人生的大智大慧,用以成就天地之志。

  这里,道为贷方,我为借方,德为担保。道门虽大,无德不入。

  本章论述了道和德的辩证关系。首先通过人们对道的不同认识,说明道既客观存在,又高深莫测。接着借助格言,揭示了道的本质和现象,表明人们的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就不一样。最后说明大道之于人生、社会的重要性。一个“贷”字表明,大道虽至关重要,但需贷之以德,德不立则道不成。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18:09
  • 来自:河北
  1. 21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名利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得到了名声和财富却丧失了生命,和不争名利却得以保寿全生,谁的害处更大?

  这里,老子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较,旨在说明生命重于名利。这一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是世人总是不能正确处理身体和名利的关系。在常人看来,追求名利是人生的目的,为了名利,可以不顾及身体甚至生命。因此有人说:名利二字甚于利箭,利箭易躲,名利难防。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所以,执着于名利之爱的,必刻意求之,并为此而绞尽脑汁。投人所好,大献供品,阳奉阴违,奸诈机巧,不择手段,怎能不耗尽精神,费尽心机。积藏的东西越多,失去的就越多。而失去的不仅仅是财富,还包括人的精神、人格、尊严、品质等方面的损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于内而不争虚名,就不会有屈辱;知止于外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忧患。如此可以使身体健康长寿。

  知足、知止者,是体道之人,圣人之所以能够被褐怀玉,便是知足于内而知止于外的缘故。

  本章是老子的贵生思想,辨证地论证了身体和名利的关系。常人贵生,两眼只盯着名利,认为有了名利就有了一切,结果反为名利所害。反对名利,并不是放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而是反对贪得无厌,反对片面地以金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贵生方式应该是反求于朴,只有返朴归真,才能获取真正的人生幸福。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19:32
  • 来自:河北
  1. 21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书本知识。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凭借的是他自身的修养功夫,是对人体基因组这一天书的破译。人体基因组是宇宙的全息缩影,记载了宇宙万物及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书。只要具备了查阅这一天书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户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窥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运转情况及其规律。所以,秀才所知和圣人所知是无法相比的。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圣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依赖的是返观内视的自身修养功夫,是解读自我基因组的结果。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智力也是有限的,仅凭五官去感知世界远远不够,因为宇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奔波世界各地,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探索无限的宇宙奥妙,必然知之甚少。细胞虽是生命体的最小功能单位,却蕴藏着宇宙信息和遗传信息,所以,只要破译了基因密码,就能彻悟自然之道、社会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也就是“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

  现在的人类基因工程,志在破译基因密码,目的就在于以小见大,揭示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奥秘。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工程将和分裂原子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危害的一面,利害程度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道德水平。道这一天书,只有用德去解碼,才有百利而无一害。另外,破译基因密码的电脑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永远无法和人类的心灵相比,因此,密码的破译程度也终将是有限的。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圣人返观内视,修德悟道,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认识上,所以是“不行而知”;大道不能以目视,只能以神视,用心灵对基因组作生动、具体、形象的直观,所以说“不见而名”;圣人功德圆满,开发出了潜在的大智大慧和特异功能,虽然自我清静无为,却能成就无所不为的业绩,其关键是朴在发挥作用,所以说“不为而成”。

  本章说明了微观认识论的巨大功用。微观认识功能为人人所具备,并非圣人独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他不同于常人的认识方法。只要潜心修炼,人人可以成为圣人。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20:01
  • 来自:河北
  1. 22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向外追求学问,通过学习获得科学技术知识。日益:一天比一天增加。为道:向内追求智慧,通过默修开启潜意识。日损:一天比一天减少。

  不断地学习研究外在的科学技术知识,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炼道德功,开发潜在的智慧,自我主观意识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再减少,直至自我意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自我意识完全符合了客观规律,自我也就取得了无所不为的大智大慧。

  “为学”能够直接地给人类带来显而易见的实实在在的利益。现代教育的内容就属于“为学”的范畴。而老子的“为道”即道学则是现代教育还没有真正涉及到的内容。老子的“道”既是智慧的大厦,又是通向智慧大厦的道路。“为道”就是追求智慧的道路,从这一点来说,道学就是哲学,因为它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但是,传统哲学的课题是建立在单纯地对概念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的,而不像道学是建立在默修实践基础上的,这是传统哲学的最大弊端。也正是这一弊端,导致了哲学至今处于困境之中。我们知道,“道”首先是一种境界,而这一境界是跳出了自我的圈子,跳出了有形世界的圈子所进入的客观存在的忘我的、无形的心灵的境界。要想进入这一境界,只对概念作深入细致的逻辑分析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但是要达到哲学的目的,获得大智大慧,非得进入这一境界不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在现象世界中摸索,是不会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真面目的。所以,哲学只有统一到老子的道学上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哲学。

  关于智慧,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神才具有的,他所说的神其实就是人的心灵。我们注意到,在《道德经》中,老子把一个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我,“我”代表真我。智属于自我,是显意识、个体意识。智,知于表面现象,形成于后天。用自我之智看问题,只能是以物观物。以物观物则流于主观片面;慧属于心灵,是潜意识、集体意识。慧,明于道,形成于先天,但需要后天之智去开启、凝聚。用心灵之慧看问题,则以道观物。以道观物则客观全面。未体道之人,灵受制于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慧就不能形成。智知于现象,慧明于大道,只有魂与灵和,智慧才能形成。如果说,自我只是大自然的半成品,并非完人,那么,道学就是指导自我由半成品向成品过渡的学问。超越自我,解放心灵,开发潜意识,使认识的主体由自我变为心灵,这就是道学的根本目的。也只有超越自我,人才能成为大自然的真正强者。

  关于哲学的方法,传统哲学的方法是怀疑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推理法等等,而老子哲学的方法是“损”。损就是破除自我主观意识,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破我执”。损是扬弃,扬弃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使主观反映客观。“损之又损”,就是否定之否定。损的过程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端正意识、肯定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强身健体的过程,因为,德是否正确,是依靠身体的健康状况来检验的,如果在练功实践过程中,身体得不到健康反而走火入魔,以致于出现自杀、杀人等现象,这就证明已经走到邪路上去了。

  另外,“损”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不过这里的认识是对自我的认识,实践也是自我的默修实践。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同时又是认识的客体,只有首先认识自我,才能把握真理,认识世界。认识的正确与否,又必须通过默修实践所带来的身心健康状况去检验。正确的认识对练功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否则,就会给身体带来灾难。“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直至坐入道境,获得真正的解脱。

  一切学问必须一定于我有益才是真正的学问。科学能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解决现实的诸多实际问题。哲学则必须首先给我们带来身心健康。倘若一个哲学工作者,不能使身心健康,反而头痛感冒、大病小灾的不断,那么,智慧也就无从说起。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无事:无私心杂念,不主观妄为,心静如水。“无事”则有德。

  就治身而言,只有魂诚于灵,灵才能获得自由。魂静灵动,魂则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因为,“天下”是属于众灵的。就治国而言,“取天下”的动机应当自始至终是为了百姓的平等和自由,统治者心诚于民,才可以取得天下。如果取天下的目的是为了霸占天下,奴役人民,用人民的血汗来浇铸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那么他就不具备足以取得天下的正确思想,即使取得了天下,也不会江山永固。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历朝统治者无不用事实说明了这一历史规律。

  这一章的中心是“为道”的问题。如果说“为学”涉及的是科学技术知识,是外在的学问,那么“为道”涉及的则是哲学,是追求内在智慧的学问。欲追求智慧必先正德,正德的过程就是“损”的过程,德正则“无事”,“无事”才可以进入道的境界,获得大智大慧。

  “认识你自己”,这是哲学的根本目的。然而如何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这是人类所处的困境。人类处于困境之中,是因为传统哲学处于困境之中。能够解脱人类困境的是哲学,而能够解脱传统哲学困境的是老子的《道德经》。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21:03
  • 来自:河北
  1. 22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出生入死”,是养生之道,明白了养生之道,则健康长寿,否则,生命早逝。

  徒,指同种类型的人。十有三:十分之三。“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是就人类寿命的自然现象而言,即属于长寿的占总数的十分之三,属于短寿的占总数的十分之三。不言而喻,属于中等寿命的占总数的十分之四。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是说人的自然寿命(应不包括天灾人祸死亡的)因“动之死地”,即不懂得养生之道而缩短了十分之三。按照这一说法来衡量世界人口的寿命,现在,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约为七十岁,倘若世界人民都懂得养生之道,那么,在当今生活条件下,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应为100岁左右。老子的寿命一说是160多岁,一说是200多岁。但不管哪一说,都向世人证实了养生之道的科学性。

  人的自然寿命为什么会缩短了十分之三呢?原因就在于人们太惯养生命、厚待生命了。生生:前一个“生”是动词,惯养的意思。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所谓惯养生命,就是放纵欲望而不懂得加以克制。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避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盖:承接上文申说怎样做才不至于使人的寿命缩短十分之三。摄生:摄取精气以保养生命。兕:雌的犀牛。

  “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是说通过练功,自我已经达到有情无欲的境界,故不需采取回避措施。兕虎虽猛,我无欲于她,我怎会受伤害呢?我以慈悲为怀,无“乐杀人”之心,与人和平相处,自然不为其伤害。

  兕角虽凶却无投向之所,虎爪虽猛却无扑捉目标,兵刃虽利却无行刺对象,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我没有了“死地”。

  这一节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了“善摄生者”的修养境界。

  本章是摄生之道。人生皆因“生生之厚”,缩短了十分之三的寿命,以此说明了摄生的重要性。后面是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善摄生者所达到的境界。本章的秘诀是“出生入死”一句。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21:31
  • 来自:河北
  1. 22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大道赋予万物生命的种子,万物因遵循自然规律而得以繁殖、成长,有形物质凝聚造就其具体形态,万物因其所处的环境而成熟。所以,万物莫不以道为尊,以德为贵。

  道是世界的本原,为万物之母,故说“道生之”。能够遵循自然规律为德,违背自然规律则生而不活,或者活而不久,故说“德畜之”。万物既生则以自身形态确认其本质特性。万物是否有成,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即万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的。

  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贵,在于道和德无为自然,不主宰、干涉万物,而是让万物完全顺应自然规律成长壮大。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长:自然界中生物不停地吸收各种养分使自身细胞不断繁殖而成长壮大。育:自我培育以适应环境。一物种之所以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于该物种不断培育自身性能的缘故。亭:均匀、协调的意思。在自然界中,各物种的生存能力是不受偏袒、机会均等的,其能否发展壮大,在于该物种的自身潜能和对环境阻力的抵抗力量。毒:遏制、侵害的意思。生物圈中,一物种的生长壮大是建立在对另一物种的遏制、侵害基础之上的。其遏制程度又受着环境阻力的制约。养:给养,即供给生活资料。生态系统中,一物种的成熟,又为另一物种的生长成熟提供了消费资料。覆:覆灭的意思。万物有生就有灭,生于无形,归于无形,这是自然规律。归于无形,并不意味着彻底消失,而是进行能量流通和养分循环,使万物生命得以组合,并处于永久存在的过程之中。

  在这里,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简明地指出了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机制。

  在生态系统中,太阳为生命提供了赖以存在的能量,地球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空间,于是,地球上有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站在动物的角度上看,植物是生产者。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养分制造成有机物质,为消费者提供了生活资料。其中食草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生活资料,食肉动物则通过食物链间接以绿色植物为生活资料。微生物则以分解者的角色把有机废物破坏、腐烂,使养分回到周围中去,又为生产者提供了养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实质上,它们自身各自扮演着三重角色。三者的关系构成了使生态系统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基本结构。

  在这一生态系统中,“道生之,德畜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所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长之,育之”,是生物的自身繁殖和发展,即“物形之”。“亭之,毒之”,则是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即“势成之。”“养之,覆之”,则是这一系统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物质转化机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为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壮大万物而不主宰万物,这就是隐而不见的自然规律。圣人体道并能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就是“玄德”。

  本章是生态系统论,讴歌了大自然的无为之德。大自然是和谐有序的,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应当是一致的。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同时,应当遵循并利用自然规律,决不能脱离自然规律的轨道去打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利己主义的思想文化势必不断加剧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老子的道德思想正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22:42
  • 来自:河北
  1. 22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天下有始,始于大道,大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的母体。认识世界,不应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应是透过本质看现象。母,蕴涵着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子,代表着个别事物的现象和具体规律。把握了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自然可以认识某一个别事物的现象和规律。“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强调了母对子的指导作用。只有始终坚持母的指导作用,才会终身没有危害。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所遵循的认识规律是从“一般——个别”,而不是我们现在所遵循的认识规律,从“个别——一般——个别”,并且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至无穷。

  前者是微观认识论,后者是宏观认识论。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兑:口。门:大脑思维的感知门户。不勤:是说练功不可急于求成,应顺其自然,又要贵在坚持,具有诚心和恒心。

  道德功的修炼,要求端正身姿,全身放松,闭口垂帘,舌抵上颚,内听内视,扫除所有私心杂念,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并且要终生坚持不懈。大道的彻悟,决非一朝一夕之工。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是说修道,“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是说行道。后句意思是说:发表言论,从事安民济世活动,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并且善始善终,决不可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使自我居于支配地位,操控着国家大大小小的权力,否则,是极其危险的,个人身败名裂事小,祸国殃民事大。因为,国家的持久繁荣和稳定,是摆脱独裁统治,由民主法治来实现的。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见小,就是破译细胞、原子所包含的信息。原子分裂,人类基因工程,目的就在于“见小”。守柔,就是守朴,守朴才能战胜自我。

  只有“见小”,才能说是真正的明白。守住真朴,不以自我感情用事,才是真正的强者。运用大道所开启的智慧之光,重新认识现实的人生和社会,才可以真正地明察事理。用以治身、治国,就不会出现灾殃,这是窥破天机的缘故。袭常,即透过大道认识了永恒的自然规律。

  本章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即透过微观直接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就是母与子的关系,知子守母,强调了本质对现象的认识指导作用。当代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就是欲透过微观来认识世界。但是,这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模式,其成果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着危害的一面。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23:09
  • 来自:河北
  1. 22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使:让。我:真我。介然有知:介入大道,尔后获得真知。真我介于自我与大道之间,是自我之君,智慧的开启者。施:施舍、施展。

  让真我介入自我和大道之间,使自我获得真知,遵循大道行事,那么,让人唯一惧怕的就是施展威风。这表明“施”是违背大道的。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人,指施展威风的一类人,即统治阶级。朝:朝廷,帝王办公的地方,指代整个王宫。甚除:登上王宫的台阶很多,说明王宫的高大、壮观。除:台阶。

  大道本来是平坦的,而统治阶级却偏偏喜欢邪路。帝王们为了炫耀自己的尊贵,追求浮华的生活,大兴土木,建造王宫。一边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一边征调大量民工,结果田地荒芜,粮仓空虚,致使民不聊生。这是就不明道的帝王而言。有不明道的君主,就有不明道的文武百官。他们“服文彩”——文官,“带利剑”——武官,“厌饮食”——穷奢极侈,“财货有余”——贪赃枉法。在劳动人民不能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里,自上而下的官僚头目,大都是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欺压善良的强盗。他们显财富、施威风,哪里有道德可言,无非是强盗的自我夸耀罢了。

  就治身而言,“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是因美色而纵欲,因纵欲而精虚;“服文彩,带利剑,”是求名;“厌饮食,财货有余,”是求利。内耗外损,舍内求外,为舍本逐末,背道而驰。“贵接而不施”,是老子治身的主要思想,应当仔细体会。

  本章阐明了荒淫奢侈、纵情享乐,无论治国还是治身,都是不道行为。弃大道而好斜路,违自然规律而行,必然遭遇可悲的下场。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3 21:24:49
  • 来自:河北
  1. 22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

  攫鸟猛兽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

  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虺:毒蛇的一种。攫鸟:长有利爪的鸟。朘:男婴的生殖器。

  一个品德纯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蜂蝎毒蛇不伤害他,凶鸟猛兽不扑抓他,他的筋骨虽然柔弱,却能结实地抓住小的物体,不知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能自然勃起,这是精力旺盛的表现;有时整天号哭不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真气畅通、和谐的表现。

  透过婴儿的自然本能,我们可以悟出许多哲理:一,之所以“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是因为婴儿处于无私无欲的生理状态,无贪争之念,无相害之心,不会威胁到其它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纯真是婴儿的主要特征。二,婴儿虽然骨弱筋柔,但弱中有强,柔中有刚。三,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是因为来自父母的先天精气没有受到一点一滴的损失,是内因使然。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四,婴儿“终日号而不嘎”是阴阳二气充分调和、畅达的表现。“精之至”是“和之至”的物质基础。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和:和谐、平衡,是矛盾的同一性。常:永恒的规律。益生:有益于生命。祥:吉祥,是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认识了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把握了事物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把握了这一客观规律,才能明察养生之道。有益于生命叫做吉祥,尊重客观规律,使理性战胜情感、意气才是真正的坚强。

  这里,“益生”是同一说,“心使气”是斗争说,斗争的目的在于同一。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物体刚刚强壮就趋向衰老,这是因为不懂得养生之道,不懂得养生之道生命就会早逝。

  就人类的身体素质而言,最强壮的时期大约是二十二岁左右,此时身体完全发育成熟,超过这个年龄,身体就开始衰老。对此,世人都以为是正常现象,而在老子看来,这是不懂得养生之道的结果。不懂得养生之道,寿命就会缩短十分之三。

  不懂得养生之道就会放纵欲望,对外执着于名利,或作损人之心,或作防人之心,终日疲惫不堪;对内追求感官刺激,贪杯贪色,吸烟吸毒。如此以来,内损外耗,元气大伤,阴阳失和,于是各种疾病相伴而生:头疼感冒、神经衰弱、失眠健忘、阳萎早泄、高血压、***、脑血栓、心脏病、艾滋病、各种老年性痴呆症、精神忧郁症等等。现代人的生命终结,有多少人是无疾而终、自然老化的呢?看到人们在极端痛苦中死去,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古人说:“财是催命小鬼,色是刮骨刚刀,酒是穿肠毒药。”这些至理名言,谁能悟得透呢?

  造成“物壮则老”的关键就在于不能“心使气”,即只讲自我情感、意气,不讲理智,不顾客观规律,结果只能使阴阳失调,导致生命“早已”。

  本章通过婴儿的生理现象,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然而,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认识了这一规律就要以顽强的道德意志去克服自我的不道行为,否则,就会遭到惩罚。《道德经》的中心议题在于强调整体的统一性。强调统一性并非不讲斗争,斗争是统一的必要条件,统一是斗争的必然结果。把握科学的斗争方式是取得统一的关键,这就是老子的用心所在。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22:25
  • 来自:河北
  1. 22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得道之人贵行不贵言。大道天机,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知者不言”,是道德使然,因为言传则流于炫耀,有违天理。另外,不合时机,不合对象的言传,不会有人相信,反遭流言誹语,被视为宣扬迷信或神秘主义,故不言。妄言者没有真知,只是夸大其词,或者凭空想象,乃哗众取宠而已。

  塞其兑,闭其门;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兑:呼吸器官即嘴、鼻。门:能够为外物诱发情欲的门户。

  “塞其兑,闭其门”。道德功修至胎息境界,不用口鼻呼吸而用肚脐或毛孔呼吸,关闭自我知欲的一切门户,守住大道之境。这已不是练功的方法问题,而是由量变到质变修道有成的象征。

  “挫其锐,解其纷”。挫除了自我妄为之念,不争不贪;化解了自我纷纷之想,无悔无怨。不合大道的自我主观意愿、情感,已彻底抛弃。

  “和其光,同其尘。”自我目光统一于大道之光、真我之光,即主观意识统一于客观规律。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皆为大道之尘埃,我与大道同真,与万物一体。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一切顺其自然。

  “是谓玄同。”自我之德统一于大道,完全扬弃自我,与真我同一,与宇宙同构而成为“神人”、“圣人”。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朴,是自我之君。朴的取得,是自我之德同于大道的结果,是自我超脱了亲疏、利害、贵贱乃至生死,达到物我两忘,不为一切主观的好恶、是非、美丑等情感所羁绊的成果。所以,对于自我而言,不可因得朴而与之亲近,也不可因得朴而与之疏远;不可因得朴而谋私欲,也不可因得朴而危害他人;不可因得朴而自以为贵,也不可因得朴而自以为贱。因此,成为天下最可贵的人。

  本章论述了真人、圣人之所以为天下贵的品质。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真我。只有重塑自我,才能与宇宙同心,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超脱自我的精神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这样的人,必然成为社会上最可贵的人。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24:14
  • 来自:河北
  1. 23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治人事天莫若啬。

  啬:爱惜、节俭之意,即俭之德。啬是治人事天最主要的措施。治人:治身。事天:培育真朴。

  这一句是说:修养自我、培育真朴莫过于遵守俭德。

  夫唯啬,是谓蚤服。

  蚤:跳蚤。蚤服,使跳蚤驯服。这里是把精卵比喻跳蚤。精卵如蚤,具有活泼、躁动的特性。跳蚤属于害虫,同样,如果精卵不能转化成精气,对身体来说,同样是害虫。因精力过剩而狂躁不安,这对自身健康是有害的,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懂得“啬”并使之转化成真气,才是科学的养生之道。

  蚤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蚤服的过程就是炼精化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修炼道德功来实证实悟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证实悟,让事实说明问题,才能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重积德”,德积才有精气不失,精气不失才能转化为真气。一旦真气充盈,则没有攻克不了的脉络穴道。没有攻克不了的脉络穴道则不知道真气究竟有多大的功用,不知道真气究竟有多大的功用,则可以获得精神天国。常守精神天国之母即精气,就可以长久地沉浸在精神天国里。

  “有国之母”是说精气是精神天国之母。因为,精气是进入精神天国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强调“啬”的原因。

  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根深固柢,就是中医学的固本培原思想。精气为一身之本,只有视精如命,啬而藏之,修成不漏之身,才可谓“根深固柢”。也只有根深固柢,才能确保自我之躯长寿,精神天国久存。所以说,根深固柢才是健康长寿和心灵自由之道。

  “长生久视”,并非长生不老,否则,“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则无法解释。延长寿命,尽其天年,无疾而终,就是“长生”;可以长时间地沉浸在道的境界里,直觉大道之奥妙,享受心灵的无待逍遥,就是“久视”。长生久视,兼顾了生命的量和质两个方面。

  本章阐述了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啬”,它是积精累气、培蓄能量、进入精神天国、塑造真朴的必要条件。

  本章以及八、十五、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三、四十一、四十五、四十八、五十、六十一章都是强调了“有”的作用。有无相生,有“有”才能生“无”。也正是基于这一哲学思想,老子才能为人类指明“长生久视”之道。老子的朴乃精气所化,是“物形之”,遵循的道路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朴。宗教哲学之所以否定人生,寄希望于来世,陷于唯心主义泥潭,缺乏的正是“有无相生”的对立统一思想。因此也就不能为人类指出一条光明的人生大道。

  就治国而言,本章同样是强调节俭之德。治身需要节俭,治国同样需要节俭,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精神文明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以物质文明为基础。面对财富而不穷奢极侈,就是“蚤服”,这是不断改造主观主义的结果。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26:05
  • 来自:河北
  1. 23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味:品味的意思,引申为体会、思考。

  治理国家要实行无为之治。处理国家事务,不能怀有个人私心。思考问题要思考那些没有发生而可能发生的问题。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大、小、多、少的关系,要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待群众的怨言。——群众的怨言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社会体制不健全的具体体现。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解决难题,要从最容易的开始,规划宏伟蓝图要从最小处着眼。国家那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必定都是从看似简单的事情引起的;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定都是从小事开始,一步一步实现的。所以,圣人治理国家自始至终所从事的看起来似乎都是一些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才化解了国家的困难,造就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同时也铸就了圣人的伟大形象。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一个轻易许诺的人,必定是很少坚守信用的人。把所有问题都看得很容易,必定会遇到许多困难。

  轻易许诺的人不慎重考虑问题,把问题看简单了,待到实际去做的时候,却发现不是他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这是造成“寡信”的原因。一旦失信于人,就很难再得到众人的帮助,得不到众人的帮助,困难就越多。所以,“多难”必是“寡信”的结果。

  因此,圣人做事与轻诺的人不同,他总是举轻若重,慎终如始,这样一来,他就自始至终都不会有困难了。

  本章以辩证法的观点,论述了大小、多少、轻重、难易的辩证关系,并指明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措施,即遵循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规律。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26:33
  • 来自:河北
  1. 23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泮:通“判”,分解、分裂的意思。

  国家安定的时候,社会秩序易于维持,社会未出现混乱征兆的时候,易于谋求预防措施。脆弱的东西容易破碎,细微的东西容易失散。社会弊端尚未形成的时候要有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征兆就应及时地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黄帝内经》上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以成而后药之,乱以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和老子所说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

  这一节,强调圣人之治的重点在于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防患于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嫩芽;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土一筐土堆筑起来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这里列举三个具体事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求质变而不注重量的积累是不切实际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为者,主观妄为而不顾客观规律的人;执者,执着于自我使自我居于支配地位的人。

  主观妄为而不顾客观规律的必然失败,执着于自我使自我居于支配地位的必然失去支配地位。因此,圣人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没有失败;始终不使自我居于支配地位,所以没有丧失。

  这一节,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应当接受自然规律的主宰。如果不能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却执着于自我而妄作妄为,必然要遭到惩罚。

  民之从事,常以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从事于某一项事业,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遭受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而是心存自我,心存名利,心存狂妄。如果在其接近成功的时候仍能保持举事之初的谨慎,就不会有失败了。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往往在接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病根就在于那些领袖人物当革命临近成功的时候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举事之初,他们怀着对统治阶级的无比仇恨和对劳苦大众的无比同情而高举义旗,旨在为穷人打天下。革命既将成功的时候,他们却迫不及待地享受胜利果实,以至内部之间争权夺利,导致革命失败。如李自成、洪秀全之流,倘若他们能够慎终如始并摆正自己与人民、与国家的利害关系,就不会出现失败的命运了。

  这一节说明慎终如始的重要性,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大道。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所欲,为真朴之欲,常人所欲为自我名利之欲。圣人之欲在内,常人之欲在外。欲望在内的不贵身外之物却能保全自我,欲望在外的求名求利却祸患不离自我。圣人所学为大道之学,目的在于返朴归真;众人所学为名利之学,目的在于升官、发财。圣人不学众人所学,是因为大道之学利人利己,扭转、避免了众人所学中的过失。众人所学损人利己,最终人己倶损。大道之学在于掌握世界的本质规律,用以辅助万物因循自然规律,而决不敢违背自然规律去妄作妄为。辅:辅助。一个“辅”字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承受着自然界作用的人,并非单纯消极地适应自然,完全有能力去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从而能动地辅助万物,利用万物,充分享用大自然馈赠给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财富。但是,人的能动作用决不能脱离自然规律的轨道去任意发挥,否则,势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这一节说明圣人所欲、所学都是合乎大道的,常人所学则是偏离大道的。

  本章论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具有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人的自身实践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获得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28:26
  • 来自:河北
  1. 23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话非常容易理解,措施也非常容易施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也没有人能够完全施行。

  这句话是说,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甚易知,甚易行”,是对明道之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对不明道之人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所遵循的认识路线。世人强调宏观认识论,老子强调微观认识论。世人执着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老子则执着于对自我的认识。大道隐藏于自身,只有求之于内,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关于道的学说,是老子毕生实践,独立思考的成果,这一成果很难为世人理解和接受。正因为老子考虑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为世人留下了不朽名著《道德经》以及功夫传人,使大道之学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世界的本原。言有宗是老子的本体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一切言论必须以世界的本原为宗旨。君: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接受自然规律的主宰。就自我而言,朴是自我之君,是通过自我修身实践创造出的真我,也是自然规律的化身。创造出真我,也就完成了认识的主体由自我向真我的过渡,从而,真我为君,自我为臣。

  一切言论要有它的本原,一切行动要服从客观规律。这是老子的自然观。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真我,不同于自我之“吾”。我知:用真我来认知世界。知我:明心见性,认识真我。

  自我之知是对现象世界的认识,是肤浅的、主观片面的;真我之知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深刻的、客观全面的。

  这一节的意思是说:人们没有真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不能以真我来认知世界,认识真我的人很少,能够效法真我亦即用真我来规范自我的人最可贵。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圣人不执着于表面现象而贵在拥有真我。

  被褐怀玉:身上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说明圣人关注的不是表面现象而是内在实质。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上:认识的上乘方法。病:认识上的弊病,即以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为认识上的弊病。认识上的弊病是产生自身疾病和社会疾病的主要原因。要消除一切疾病,必须首先消除认识上的弊病。病病:以认识上的弊病为弊病。

  这一节是说:能够认识到常人认识不到的东西,这是掌握了认识的上乘之法。不知道什么是最需要认识的,是认识上的最大弊病。只有以不识道这一认识上的弊病为弊病,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弊病。圣人没有弊病,是因为他以不识道这一弊病为弊病,所以没有弊病。

  本章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通过自我、真我之辩,说明自我认识是肤浅的,不足以消除自身疾病和社会疾病,只有创造真我,认识内在之道,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

  附:河上公、王弼本分“知不知,上”以上为一章,以下为一章,此从魏源本。通言微观认识论,故分而不当。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33:16
  • 来自:河北
  1. 24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是凭据、根据的意思。美:修饰、美化。

  老子言道论德是“言有宗,事有君”的,是对治身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并非抽象的凭空而谈。因此,他所构建的道德这一哲学大厦,虽然仅有五千余言,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不但没有为历史所尘封,反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为世界各国人民所重视,就是印正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一哲言,即有根有据的言论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但它揭示的是真理;主观、唯心的言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绝对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老子的《道德经》文笔简洁、朴实,章节之间,乍看起来杂乱无序,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有着高度完整的哲学体系,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体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哲理诗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表明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者:通过自身实践证悟大道的人。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彻悟大道的人不诡辩,诡辩的人没有彻悟大道。真知来源于自我的实修实证,只凭主观愿望、主观想象来辩论是是非非,是不科学的。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内修家视为灵文至宝,称为《道德真经》,并尊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奉为道家鼻祖。另有文人墨客则总是不停地辩论其是是非非,有消极避世、保守倒退说,有南面之术说,有主观、唯心、片面说,有神秘主义说,等等,持这些观点的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善者。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表明了老子的实践见证真理的辩证法思想。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博:知识多而杂,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积累。

  具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博学于外,博学于外的人不会有真知灼见。知者,求知于大道,获取真知,是“观妙”和“观徼”相结合。博者,只执着于研究书本,获取的只是现象世界的知识。探求真理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人,永远打不开真理的大门。据说,当年“文通万国,学超三教”的胡适博士,在攻读《道藏》时,被道德家的隐语秘诀拒之门外,从而判定道家书“多是半通不通的鬼话”。这也正是印证了“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一哲言。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体现了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积:积累财富。既:竭尽。

  圣人不刻意积累财富,一心为众人着想,自己反而愈富有;竭尽全力地奉献于人们大众,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多。这就如同众多的历史伟人,他们并没有为了金钱和名声而活着,反而获得了更多的福利和荣誉。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为世人指明了经营之道和处世之道。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思想。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规律是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效法自然,乐于奉献而不索取。

  这是老子效法自然的思想。表明了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章是对《道德经》的概括和总结,昭示了老子彻底的自然主义思想、科学的辩证法和微观认识论。并号召人们走集体主义道路,遵自然之道,行圣人之道。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34:07
  • 来自:河北
  1. 25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道德经》通行八十一章本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甫居。夫唯甫居,是以不去。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十一章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眼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曰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匀。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久。死而不亡者寿。

  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于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只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也!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玉。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青静为天下正。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着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混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搓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好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进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无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蚤服。蚤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也。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四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古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胜任被褐怀玉。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38:20
  • 来自:河北
  1. 25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周易》能告诉我们什么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①。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②。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③。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注释】

  ①鲜:少,这里指很少有人了解。②日新:不断更新。生生:变化不止.③极数:穷尽卦、交的变化。

  【译文】

  阴阳的交替变化就叫做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是性。仁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仁;智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现出来就是仁,隐藏起来就是用,鼓动万物,不与圣人共同劳神忧虑,它的崇高品德和伟大业绩达到了顶点。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穷尽卦支而预知未来就叫占问。承接更新就叫事。阴阳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读解】

  《系辞》的作者在这一节里阐发自己对“道”的看法,认为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在于“道”,即阴与阳的交替变化。道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道也无所不在,却难以把握,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完全领悟。

  这些抽象的议论都在表达一种宇宙观,一种哲学思想,难怪晋通百姓不大搞得清楚。不过,如果不要说得那么高深,”百姓还是可以懂的。比如生命,来自于雌、雄的结合。比如花朵,生于阳光和土壤。比如时光,由白天和黑夜构成。这就是阴阳交替结合产生万物。

  阴阳观具有中国特色,深入咱们心里,我们自古以来就用它看待和解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39:39
  • 来自:河北
  1. 25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①,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交。言天下之至喷,而不可恶也②;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逐者乎③?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选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还,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④;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眺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⑤;同心之言,其臭如兰(6)”。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7),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7),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8),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四,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11)。君不密(12),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13);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四?《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分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16)。慢藏诲盗,冶容诲淫(17)。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18)。”
(0)
(0)
  • 郝志强国学易经研讨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3/2/14 7:47:12
  • 来自:河北
  1. 25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说:“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义。”
《周易》用六十四个卦象和卦辞、爻辞,揭示了天地万物的形貌、特点、联系、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宇宙万物千变万化,大千世界深奥复杂微妙,言语、话语、表达手段和方式总是有限的,而《周易》则是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所以被看成是千古“经典”,万经之首。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