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浅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 股市散户
楼主回复
  • 阅读:9974
  • 回复:0
  • 发表于:2013/1/5 0:35:22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阜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满意回答

2010-11-15 19:54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因何走向衰落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公认为始于前 475 年,是世界上率先建立封建制的社会。经历了秦 摘要 汉的发展,封建社会不断上升,直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对外交往中达 到了顶峰。两宋时期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明清两代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封建制度日 益僵化,封建社会开始衰落。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中国各阶层人士的改革、革命活 动中封建社会逐渐解体。1956 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彻底灭亡。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封建制度(政治和文化) ,资本主义,地理 关键词 环境、民族性格。 在对待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 历史是循序渐进渐进中发展的。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历史是被一股脑涌现的事 件在瞬间扭转的。中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和衰亡的漫长历程。 (二)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遵循了一般的社会发展规律。正如西欧封建 社会衰落一样,衰亡本身也意味着新生。 (三)社会历史领域里,对某一重大事件的原因的追问不可能只用一个或几个公式便涵盖之, 而是源于不同时期的积构,不同社会层面的态度,社会某一角落的变化,甚至某地发生的自 然灾害,某个个体思想的转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传统科技及西方近代科技都从根本上对封建制度的灭亡产生 影响。中国传统科技是在农业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的,诸如天文立法方面的十九年七闰原则的 确立,北宋科学家沈括编写的十二气历都是农业生产的成果并反过来为农业进步提供服务, 传统数学,例如《九章算术》太多地涉及土地丈量,谷物称量,仓储容积等与农业息息相关 的课题。虽然没有产生牛顿力学所带来的那种革命性变化,却不断存进农业文明的进步。西 方近代科技思想在近代才全面地被中国主动接受但对推翻中国封建制度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至不仅表现为西方列强从中获取了摧垮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 军事力量, 更表现为它引导中国 各阶层的人士在探索中将中国的近代化推向愈来愈高的层次。洋务运动为起点引起了器质性 变革;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政治 和思想,使中国人的政治和思想开始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 最终铲除了封建社会存在的土壤————封建土地所有制。值得注意的是斯塔夫里阿诺斯谈 到这一点时认为是“科技的停滞不前是造成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 。这与以上一点并不矛盾。 他说的停滞不前正是没有革命性突破,而科技的缓慢发展同样会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扩大,不论快慢结局都是相同的。 自秦以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沿袭并发展,到明清时达到顶峰。在前期这一制度 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例如政府有能力组织水利工程建设,文化典籍的搜集整理,保卫社 会安定和国家统一,这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但后期,他日益走向反动严重阻碍了 中国社会进步,第一它一贯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国家垄断重要行业;地主 凭借皇帝的专职权威对农民严酷压榨;皇室地主兼并土地,主导资本的流向。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第二 在文化思想方面它通过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科学技术在 教条愚昧,不务实的环境中裹足不前;又通过封建伦理道德钳制大众思想,培养奴性,泯灭 人性。 第三 汉唐时期的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积极自信的民族心理在这一制度的主导下转变为闭 关锁国盲目自大,造成中国主动失去顺应世界近代化的潮流的机会,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工 商业及海外贸易发展受阻。地主阶级妄图借助制度枷锁维护封建制度的做法反而暴漏了他们 的虚弱,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因为不就以后,在西欧那些商人和市民力量强大封建势力 脆弱,资本主义触角不段外延的国家将很快把中国卷入新的世界。这三方面只是表象,因为 社会制度与社会主导力量密切相关,假设封建专制制度仍不放松,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缓 慢发展到像弗洛伦撒 威尼斯那样压倒自然经济成为主导, 那么历史又将上演中国地主阶级转 化商人资本家的一幕,就像中国奴隶社会后期或西欧社会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只有 像彼得一世那样明智才能维护统治,而这样仍在客观上促进封建制度的衰亡。所以无论中国 的封建制度如何努力,都将无法抵抗来自外在的或内在的新的资本主义的冲击,必将衰亡。 中央官僚集权制度在长期看来存有许多后遗症。比如,中央官僚集权制度容易导致“官本 位”,社会上有能力的人士都投入官场的角逐,从而不利于商业的繁荣。而且,欧洲中世纪的 封建社会,其权力中心是在下层,因此有利于形成“契约”的观念,萌发民主的思想;而在中 央官僚集权制度下,社会的权力中心处于上层,高高在上的官僚体系看待下层的民众如同牧 羊人看待羊群,因此有“牧民”之说,这样的社会里只会有“民本”思想,最理想的君主无非就 是牢记“船可载舟,亦可覆舟” 古训的君主,而不会产生民主主义。 八股制度:如何看待历史上甚受后人诟病的八股取士,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八股 取士基本上适应的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的人才需求,如出题取自《四书》《五经》中 、 的成句或一章,要求“代圣贤立言”,并以宋代程朱理学为依归。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出发 点,八股文作为功令文字对于广大读书人而言,就是对其思想的一种无形的控制,影响是全 面的。读书人欲猎取功名,就很难绕过这一“龙门”。对于八股取士,清初有识之士如顾炎武 就曾指出:“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3]清代文字狱的一位著名受 害者戴名世甚至说:“欲天下之平必自废举业之文始。”[4]两人都是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批评八 股取士制度的,而统治者对此也未尝无识。从康熙二年到康熙七年(1663-1668),也的确曾一 度废止八股文,试士只用策论,但仅两科而罢,其原因可看当时礼部侍郎黄机的进言:“制科 向系三场,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次用策论,使通达古今之事变,以 察其才猷。今止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易。且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 请复三场旧制。”[5]这是清廷内部第一次对八股文应否废止的讨论。乾隆三年(1738),距这次 讨论七十年之后, 废止八股文的问题又由兵部侍郎舒赫德重新提出, 所得答复是: “时艺之弊, 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因时而补救之。”[5](P3150)于是这一有关 人才选举的大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可见,八股文之弊,清代君臣上下并非不知不晓,但在 当时也的确拿不出更合适、更简便的考试方法来,这是由其政权性质所决定的。八股文用于 科举考试通行于明清两代,长达近六百年,基本与封建之世的彻底垮台同步,明乎此,其封 建主义的社会属性也就昭然若揭了。 除了八股制度以外,封建伦理制度也是其衰落的重要文化原因,它产生了如下的影响: (一)特权思想:在臣君关系中,君是特权者,在臣民关系中,臣是特权者,在夫妇关 系中,夫是特权者;在父子关系中,父是特权者;在经济生活中,地主是特权者。 (二)弱势者单方面的义务: 封建礼教规定了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居于低位的弱势者,应 履行单方面的义务,从而维护着居于高位的强势者的特权。在这里,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 强势者享用弱势者为其提供的服务, 弱势者单方面履行义务,其结果是,弱势者的权利得不 到保障,反而助长强势者的特权恶性膨胀:臣忠造就了君昏,子孝造就了父暴,妻贤造就了 夫恶。弱势者的利他主义,成全了强势者的利已主义。 (三)男尊女卑: 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另一方面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和 侵夺,这是产生罪恶和悲剧的一大根源。 (四)亲疏有别: 中国人生活在血缘家庭和宗教集团之中,亲疏有别、内外有别成为封 建礼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 ”对待陌生人, 往往就采取非人道的行为,此种观念不利于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有碍于社会公德的建立。 (五)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完全扼杀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人也就丧失了反省礼教的能 力,陷入礼教操纵关系之中,这也是封建礼教的一大特色。人在这种探纵关系中,成为别人 的工具,成为受害者和牺牲品,这就是封建礼教“吃人”的一面 这些影响最终汇为一点:民族性格由开放自信、积极活跃转向封闭自大、消极保守。也 就从根本上造成了与中世纪欧洲各民族心理的本质上的不同。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