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荀慧生的艺术人生(六)

荀慧生的艺术人生(六)

关键词:荀慧生 阜城名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衡水晚报 赵云旺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bfc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50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荀慧生于年底回到京城,他没有急于参加演出,而是等到半年后,当漫天的杨花随风飘舞的时候,荀慧生开始了回京后的首场演出。他继续搭杨小楼的“松庆社”戏班,演出剧目是《花田错》。多年来没有观看“白牡丹”演出的京城观众争相购票。演出后,一些观众评价:“白牡丹扮演的春兰,娇柔妩媚,洒脱自然,使这出戏玲珑剔透,妙趣横生,久久难忘,其艺术魅力实在无法言传。”
   不久,余叔岩和他的岳父陈德霖(皮黄界前辈)也加入到“松庆社”。杨小楼随即把“松庆社”改为“双胜社”,他们四人在同一个戏班里互相谦让,互相捧场,合作演出了一系列精彩剧目,如杨小楼主演《长坂坡》时,余叔岩则演刘备,荀慧生演糜夫人;余叔岩主演《珠帘寨》,荀慧生演二皇娘;余叔岩主演《摘缨会》,杨小楼则演唐蛟,荀慧生演娘娘。当时,“双胜社”的四个头牌(杨小楼、陈德霖、余叔岩、荀慧生)角色不分主次,名次不分先后,演出不分早晚,每一出戏都精诚合作,非常精彩,又很叫座,每次一贴演出公告,观众争相抢购戏票,场场座无虚席。当时北京的许多报纸都称颂“双胜社”是“北京四大名伶结合”。1925年10月2日,北京开明大戏院特邀“双胜社”开台打炮。荀慧生遵从杨小楼和余叔岩的建议,在演出《打渔杀家》时,把艺名“白牡丹”正式改为“荀慧生”。
    为使荀慧生在京城站稳脚跟,杨小楼不遗余力地提携这位剧坛新秀,甚至主动为他担任配角,如荀慧生主演《大英杰烈》时,杨小楼为他配演三路角色王甫刚,使这出戏特别引人注目,演出效果更是出奇的热烈。北京的观众把杨小楼的戏都看遍了,唯独没看过他扮演的王甫刚,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杨小楼在竭力捧荀慧生,许多同行开始改变对荀慧生的看法,不再明火执仗地排挤他了。
   荀慧生能迅速地在名角如林的京城戏剧舞台打开局面,除了他自己的表演技艺日臻成熟以及杨小楼等人的提携外,还与一个人的配合有直接的关系,这个人就是他的编剧陈墨香。陈墨香(1884—1943),字敬馀,湖北安陆人,雅号“观剧道人”,他的父亲是同治年间的翰林,曾任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幼时陈墨香经常随父出入戏院,耳濡目染,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成年后,他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对戏剧的研究和剧本创作中。他不但懂京剧,而且对昆曲、梆子、汉剧都有研究。1924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墨香与荀慧生在王瑶卿家里相遇,通过交流,荀慧生发现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而自己正需要这样一位编剧,顿觉相见恨晚。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交往。
   陈墨香和荀慧生合作的第一出剧目是改编《全本玉堂春》。该剧起初是两出折子戏,历代的青衣、花旦演员都很重视这出戏,经过众多艺人的不断加工和再创造,《玉堂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它的故事性差,给人支离破碎之感,影响了该剧的欣赏效果。当年,荀慧生向刘怡云、吴凌仙等先生学这出戏时,就暗想假如能将情节丰富一些,把苏三被屈含冤的遭遇,通过戏曲的唱念做打等形式表现出来,观众肯定会更喜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陈墨香,陈墨香兴奋地说,早年他曾得到过一个《玉堂春》善本,但原剧本较长,非四天才能演完。最后,经过陈墨香改编,在“起解”和“会审”前加上“关王庙”、“落凤坡”等内容,后面加上“监令”、“金殿”、“团圆”等场次,构成了一天可以演完的完整的戏剧故事。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8632881390,13363330500 传真: 邮箱:qdwfcrx#126.com
地址:河北省阜城县阜城热线运营中心 邮编:053700
Copyright © 2004-2024 衡水优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